有熊有猪有猫有虎下一句(男不养猫 李郎的典故有依据吗 (宋代以后才有猫的))

一猪二熊三老虎,是不是实力的排序?一猪二熊三老虎这句话早年在东北地区很流行,尤其是东北农村,甚至可以说三岁小孩都能脱口而出,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在山......

有熊有猪有猫有虎下一句(男不养猫 李郎的典故有依据吗 (宋代以后才有猫的))

一猪二熊三老虎,是不是实力的排序?

“一猪二熊三老虎&rdquo搜趣网;这句话早年在东北地区很流行,尤其是东北农村,甚至可以说三岁小孩都能脱口而出,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在山上最危险的动物就是野猪,其次是熊,接着才是老虎。

后来这句话传到全国范围内就变味儿了,一度成为一些人认为野猪、黑熊比老虎强悍的依据。但事实上这句农村俗语并不是野生动物实力的排序,而是针对人类来说的危险程度。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野猪会比黑熊与老虎都要危险,毕竟从食性以及身体构造来看,野猪都不及后者。

不过实际情况却刚好反过来,主要原因是野猪数量众多,人们进山打柴遇见它们的概率很大,而野猪,尤其是成年雄性野猪,性格远不如家猪那般温顺,可以说十分暴躁,一旦人类造成的动静使它感到不安,那么野猪就会疯狂冲撞人类,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相对来说,老虎在空间上的分布密度较小,也多出没于深山老林中,而黑熊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较高的山林中,人们遇见它们的机会并不算多,危险系数自然小很多。

东北虎捕食野猪

早年东北虎在我国东北一带广泛存在,直到20世纪40年代之后,我国的东北虎数量急剧下滑,虽然在1977年之后就已经全面禁猎了,但受限于基数少,偷猎盗猎等因素依然存在的原因,东北虎的数量增长缓慢。

其实放眼整个东北虎群,进入20世纪之后是数量下滑最严重,先是俄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捕杀,接着是我国在后半叶的捕杀,导致了如今野生东北虎数量仅在700只左右。

东北虎

东北虎的分布区域里面,生态环境保持得比较良好,生活着大量有蹄类动物,根据俄国及美国一些科学家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项研究,我们得知东北虎的主要食物是马鹿及野猪,其次为狍子、麝等。

东北虎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猫科动物,所以它们在猎物的选择上面,往往是那些拥有中大体型的有蹄类动物,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母虎,对食物的需求量更大,它们会比平时狩猎的次数更多,所捕杀的猎物更大,而在东北虎的生境里面,能够满足这种条件的有蹄类动物,野猪算是数量较多的一类。

东北虎的猎物喜好

一些人认为野猪体型肥硕,尤其是四肢短粗,脖子宽大且短,这对于喜欢采取放倒接着“咬脖杀”方式的捕食者来说,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角色,加上野猪皮糙肉厚,一些成年的雄性大野猪,完全有实力与东北虎抗衡,但若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缺乏老虎捕食野猪的例子,无论是体型较小的野猪,还是体型庞大的乌苏里大野猪,都有被老虎捕食的记录。

乌苏里野猪

野猪在食物链中的角色是消费者,不过相对于虎豹这类捕食者动物来说,它所处的位置较为底层,是被捕食者,而老虎则是食物链顶层的生物,是绝对的捕食者,单单从食物链中的关系来看,老虎所处的生态位就比野猪高许多。

世界各地有老虎,有野猪分布的地区里面,都发生过大量老虎捕食野猪的事件,比如:

2013年,印度吉姆科比特国家公园,一只年轻的雌性孟加拉虎捕杀了一头野猪;2014年,塔多巴老虎保护区的一只16个月大的母虎,伏击并杀死了一头大型成年野猪;2017年,塔多巴老虎保护区,一只老虎发现了几头野猪在水边,之后果断发起了冲击;2018年,印度中央邦的巴拉加特县里,一只成年虎袭击了一头野猪,并将其咬杀。

类似的例子在全亚洲范围内有大量的记录,在龙腾堡国家公园里面,野猪是老虎最大的食物来源,占据了老虎食物构成比例里的大头。

在东北虎的食谱里面,虽然野猪的分量不如马鹿,但亦占据了第二的位置,在这么多的事实面前,足见老虎对野猪有着完全压制的实力。

事实上老虎作为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风向标,能够起到对绝大多数有蹄类物种及部分食肉动物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对有蹄类的数量的控制上面,十分明显。

东北虎捕食熊类

与野猪相比,在战斗力上面,熊类完全像是提高了一个等级,至少在直观视觉上面是这样的。尤其是棕熊,不仅有着庞大的体型,而且还有着食肉动物一样的尖牙与利爪。

在东北虎分布的区域里面,生活着多种熊类,其中以乌苏里棕熊及亚洲黑熊的知名度最高,也是与东北虎被绑定在一起经常被人们拿来讨论的动物。

在东北俗语“一猪二熊三老虎”里面的“熊”,指的是亚洲黑熊,当地人也称之为狗熊,或者熊瞎子。

亚洲黑熊东北亚种

东北虎生境中的亚洲黑熊是东北亚种,其主要分布范围是我国东北部、西伯利亚东南部,以及朝鲜半岛上。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常来说老虎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各种有蹄类动物,熊类占据的比例很少,仅占老虎饮食的3%左右。

但是秋季是东北虎捕食熊类的高发期,在这个季节里面,棕熊、黑熊都会大量寻找食物“贴秋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眠,所以它们会在森林中造成较大的动静,从而引来东北虎的捕食。

在秋季,熊类占老虎饮食构成的比重会上升到20%左右。1994-1959年间,人们记录下了32起东北虎捕食熊类的事件,其中以未成年棕熊及黑熊居多。

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研究东北虎的时候,也记录了9起东北虎捕食熊类的事件,其中3起为黑熊,6起为棕熊。

虽然在东北虎捕食的熊类里面,棕熊一类全是母熊或未成年熊,但在黑熊一类里面,不乏成年公黑熊的出现。


研究者们通过对东北虎粪便及猎物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期间及研究对象中,熊类占东北虎饮食构成的7.1%,而黑熊就占据了5.1%。

虽然我们也观察到黑熊将东北虎赶跑过的现象,但在大量调查及实例面前,表明东北虎对黑熊还是有压制能力的,比如在1998年12月5日,人们记录了一起东北虎杀黑熊的事件,通过对现场的树上、地下的痕迹,及两者的无限项圈运动轨迹,人们推断出了老虎将树上的黑熊捕杀了。

在东北虎与黑熊之间,同样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链关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实黑熊与东北虎&ldagBOibRPFSquo;见面”的机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且不说一只老虎或黑熊所需的生存空间要很大,所以空间内的个体密度小,单单是在微生境的选择上面,二者就不一样。


水平分布上,东北虎与黑熊在同一生境中,但在垂直分布上面,二者选择的活动空间却差异很大,黑熊喜欢海拔较高的山区,通常是一片生境中的高山上,而东北虎则更喜欢海拔较低的山谷或者密林里面,这点与棕熊的微生境相似。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黑熊与老虎的分布关系看成是“上下铺”的关系,虽然它们能够相互涉足对方的生存空间,但多数情况下,二者还是更青睐于待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内。

黑熊捕食野猪

黑熊虽然在体型及战斗力上面都不及棕熊,事实上除了东北虎之外,棕熊有时也会捕杀黑熊,豹子、灰狼、欧亚猞猁亦都能捕食黑熊幼崽,比如俄罗斯科学院等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研究乌苏里棕熊与黑熊种间生态的时候,就曾记录下棕熊捕食黑熊的现象。

不过黑熊在老虎、棕熊等强者面前呈现较为弱势的一面,但本质上,它们亦是一种很强悍的猛兽。

亚洲黑熊是属于杂食性动物,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仅能吃素,也能吃肉,黑熊通常以昆虫、白蚁、蘑菇、坚果、水果等为食,但也存在吃腐肉以及捕猎的现象:

比如1970年,就报道了一起尼泊尔的亚洲黑熊捕杀了一只印度灰叶猴,并将其吃掉。

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保留了食肉的结构,它拥有大型捕食者所具备的尖牙及利爪,比大型棕熊更善攀爬也更灵活,加上平均135千克的体重,这些都足以让亚洲黑熊跻身顶级掠食者行列里面。

亚洲黑熊东北亚种是所有亚种里面体型最大的,成年雄性体重能达125-200千克左右,大型的母熊也能达140千克左右。

要知道根据2005年科学家们发表的,关于当代野生东北虎的体型数据显示,雄性东北虎平均体重也才176.4千克,而雌性更小,只有117.9千克。


关于亚洲黑熊捕食野猪的真实事件,在全境内都罕见,网传2016年7月份一只黑熊捕食野猪的视频,实际上主角是一只美洲黑熊,且发生地在美国的加尼福利亚州,加州显然不会出现野生的亚洲黑熊。

虽然在大多数野猪分布地区里面,黑熊会是它们的捕食者之一,但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黑熊捕食野猪的现象极少发生,人们没有记录相关的事件,不过从台湾省玉山国家公园里面的黑熊有被记录下捕食野猪的现象来看,显然作为最大亚种的东北熊瞎子,也是有此能力的。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黑熊与野猪更大的是共生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二者已经形成了紧密的互利关系,根据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发现黑熊爬树吃果子的时候,野猪会很快聚集在树下,或者等黑熊走后,野猪会来到此地。

早先人们并不知道这一联系,认为很神奇,经过详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原来野猪不会爬树,而黑熊爬树造成的震动、踩断树枝,能够使果子或者枝丫掉落到地面上,野猪便能从中捡到便宜。

总结:

综上所述,大量的事实表明,老虎作为生态环境中顶级的捕食者,食物构成范围里面就有野猪与黑熊的身影,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出发,野猪与黑熊的战斗力都不可能在老虎之上。

“一猪二熊三老虎”只是早期农民们按照其对人类的威胁程度进行编排的一个俗语,但如果倒过来,那么就可以说成是实力排序了。

其实有很多俗语在流传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变味,比如“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就被传成了“无毒不丈夫”。类似于那俗语作为论据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用“斗兽棋”的排序来衡量野生动物的实力,亦是错误的。

老话:一猪二熊三老虎,为什么要这么排列?

古代人之所以这样子培训,主要是因为在三者之中猪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在野外遇到猪熊和老虎这三者的话,危险程度的排序就是古人的排序。

1、野猪的攻击欲望


虽然说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下,猪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一个主要肉食产品,但是在丛林中猪的攻击力是非常强势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植物与我们平常所吃的家畜不一样,我们指的是野猪。野猪不仅具有着皮糙肉厚的特点,同时还有着坚定的獠牙,在丛林中,野猪的威胁程度远远高于熊和老虎,因为它的攻击性更加德强。因为自己物种的特点导致他曾经在丛林中是被捕食者,所以说野猪的性格实际上是比较凶猛的,在认定了对手之后,他会一直进攻直到倒下。同时野猪最常用的就是冲撞它所冲撞造成的力量,远远大于熊的拍击以及老虎所能产生的咬合力。在三者之中野猪的破坏力最强,所以说他被古人排在了威胁之首。

2、熊的追击能力以及力量


熊这种生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它所代表的都是凶猛的象征,我们大多数用虎榜熊猫来形容一个壮族的人,正是因为熊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从体格上来说它是远远超过猪或者是老虎的,并且它所拥有的追击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在丛林之中,熊的移动速度相当之快,虽然他看起来非常笨拙,但是如果他要真的去追击目标的话那么人类是很难从熊的追击中逃脱的。

3、老虎的尖牙利齿


老虎之所以会被称为百兽之王,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咬合力以及锋利的爪牙。老虎虽然拥有着庞大的体型以及相当迅猛的移动速度,但是它是一个短跑能手,当它进行长距离的奔袭的时候,老虎是非常乏力的。综上所述,古人的总结一定是有着古人的灵魂。

中国的西周时期为什么会有猫,猫不是原产于埃及吗?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版本,十二生肖里面没有猫,据推测那是因为家猫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无人知晓。还有人说,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筒《日书》当中就有了生肖,而当时处于战国,猫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十二生肖当中没有猫。猫真的从埃及传入中国的吗?我看未必!


妖猫传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韩奕》当中有一句:“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要知道我国的《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韩奕》写的是周宣王时期的历史,说明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猫。从网上的翻译来看,这里指的是山猫,而非家猫。虽然说是山猫,那么虎又不是家虎,猴也是野生的,为什么能成为十二生肖。

当然,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十二生肖,而是猫出现的历史。既然《诗经》里面就出现了“猫”,说明我国的猫,很早就有了。


古代的猫

猫的历史考证

除了《诗经》当中提到了猫,在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一书当中也提到了猫:“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猫和虎同时出现,古人知道猫吃田鼠,而虎吃田里面的野猪,所以在腊祭(十二月)这天祭祀猫虎。通过这段话来看,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祭祀“猫神”的习俗,并把虎和猫当做神来祭拜。

《礼记》虽然成书于西汉时期,但是内容写的是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在腊祭(十二月)这天祭祀猫神,绝对不是一两天形成的。通过《诗经》与《礼记》的时间对比来看,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猫的存在agBOibRPFS。根据年代判断,猫最早在西周周宣王(公元前828年—前783年在位)时期就已经出现,最晚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所以,中国的“猫”距今有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史书当中的猫

在隋朝萧吉的《五行大义》当中记载:“十二属配十二支,支有三禽,故三十有六禽。申朝为猫,昼为猿,暮为猴。”也就是说,隋朝的“三十六禽(又作三十六时兽)”中就有猫,并配属十二支的三十六种动物之一。

在《新唐书》里面,也曾记载:“弘道初,梁州仓有大鼠,长二尺余,为猫所啮,数百鼠反啮猫。”唐高宗弘道年间,梁州的仓库有大老鼠,身长二尺多,被猫咬以后,数百只老鼠反而咬猫。


古代的猫

此外,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魏郡出现猫鼠同乳。陇右节度使朱泚在军士赵贵家,得知这件事以后,将猫和老鼠装进笼子献给了朝廷。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民间也有人养猫的情况。

有一部电影叫《妖猫传》,故事改编自日本小说家梦枕獏的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就是唐朝。该书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但是作者肯定对中国文化很了解,作者知道唐朝已经流行养猫。且贵族阶级已经非常普及,所以唐朝出现家猫已经很普遍了。

古典文学中的猫

宋代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当中介绍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从《梦粱录》的记载来看,这里的“狮猫”应该是外来物种,属于达官贵族的宠猫。而能捕鼠的属于家猫,在民间应该很常见。家猫和宠物猫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区分了,那么古代家猫出现的历史会更早。而宠物猫应该出现于唐朝,比如《妖猫传》当中出现的猫,应该属于“狮猫”,是贵族阶级饲养的宠物,并非来捉老鼠的。


古代的猫

在《聊斋志异》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体积与猫一般大,从民间找来的猫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将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大家偷偷看猫的反应。当老鼠从洞内抛出,狮猫却跳到矮小的桌子上,而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又跳下来,反反复复跳了上百次。很多人认为老鼠很胆怯,最后,老鼠跳不动了,猫再从桌子上跳下来讲老鼠吃掉了。

《聊斋志异》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里面也说了,“狮猫”由外国进贡而来,搜趣网说明“狮猫”是外来物种。而北宋文学家吴自牧在《梦粱录》里面已经有“狮猫”记载,说“狮猫”不能捕捉老鼠,只是美观,属于宠物。那么,古代把家猫和宠物猫还是分得恨清楚的。

所以说,能捕捉老鼠的家猫,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比所谓的宠物猫“狮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来物种要早得多。网上,所说的猫源于埃及,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狮猫”吧!

中国古代有猫吗

  我国也有很悠久的养猫历史。
  在我国西周时的诗篇《韩奕》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二句,后来此诗收入《诗经》之中,成为大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歌颂古代诸侯王一一韩侯的诗,写到了古代韩国地方的壮美和富庶,具备了多种动物得以生存的条件。
  在《礼记郊特牲》中,也有关于猫的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一一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说他们喜爱猫是因为它能保护庄稼免受鼠害。可见,这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猫能捕食老鼠,造福人类,因而人们在祷告丰年时祭祀猫,把它作为神物看待。
  《诗经》中的文字是公认的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猫的有说服力的记载。但这时的猫还没有被驯化,只是野猫而已。它们捕鼠还只是自身的需要,在捕鼠的同时也捕食一些小动物,如古人所说:“虽善执鼠,更爱搏鸡。”甚至在前面提到的《韩奕》中把猫同虎一道归入猛兽之列。
  在我国的汉字搜趣网中有音、形、义之分,因而“猫”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的意思。
  很多人认为,猫的名称,从语音方面考虑是根据猫呜叫之声而来的。远古的人们发现,有一种不知名的动物,它们善于捕食田鼠,而又经常发出“喵喵”的叫声,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也就以这种动物的叫声来给它命名为“猫”了。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也坚持这样的观点:“猫”的读音有“苗”、“茅”二音,“其名自乎”。又因猫鼻常黼鼾而呼吸,也有人把猫叫做“咪咪”或“猫咪”,也有称“咪猫”的。
  还有人把形和义结合在一起去推测猫字的由来。他们认为猫的名是因其能捕田鼠,保护禾苗。宋代陆佃就是其中一例。他在《埤雅》中是这样解释猫字含义的:“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诗曰:有猫有虎,猫食天鼠,虎食田彘,故诗以誉韩奕而记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以其食田豕也。”而进化论学者达尔文“猫肥牛壮”的理论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更形象、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所谓“猫肥牛壮”是指:猫善捕鼠,鼠善食蜜蜂,而蜜蜂可为苜蓿传授花粉,促使苜蓿生长。苜蓿是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草,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牛自然就会肥壮起来。多么完整的生物链系统,并且猫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也为猫字在形体上从“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有时把猫称作“息鼠”或“鼠将”是十分形象的。
  作者:王丽君 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