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后面一句(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什么意思)

“取法乎上,尽得其中”,出自哪里?中学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突然想起来,百度了下,结果发现最多的条幅都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

取法乎上后面一句(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什么意思)

“取法乎上 尽得其中” 出自哪里?

中学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突然想起来,百度了下,结果发现最多的条幅都是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所以想知道该句话究竟是出自哪里,应该是尽还是仅~请确认是完全相同的原句,如果是孔子和孙子的那两句就不必了。百度到过了。还请达人指教多谢O(∩_∩)O~
随便搜的。
《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出处是哪?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出处是哪?是老子说的 还是出于易经
一、“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出自——(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卷四)。大意是——
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二、附原文如下:
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三、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曾经这样告诉太子:“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不讳:死亡的婉辞),更无所言。”在本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做出了颇有见地的解答。《帝范》共十二篇,《崇文》为第十二篇。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
文下张玉龄释译云:“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由此可见,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目标,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什么意思?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搜趣网,仅得其下”的意思是: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出处】《周易》。

【作者】春秋时期孔子所撰。

扩展资料:

1、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VgEgtkW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2、后世影响

汉武帝“独尊儒术”,《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  。

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两汉经学自不待言,魏晋“新道家”谈玄,亦将其列为“三玄”之一。若无《易经》之启发,“北宋五子”的学问几乎不能成立。

《周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什么意思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意思: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这句话出自《易经》
深层意思:比如著名的用人德重要还是才重要的论辩。我之前也有提过,就个人来说,当然要分别考虑;但就整个社会风气来说,则应该把德放在第一位。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上”和“中”的关系。“才”的重要性,普通人都明白,不论在任何时代有才之人都是受人喜爱的,而且人人也都乐意做个有才能的人;但“德”不然,唯有有德之人才把它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德有时常常要和私欲作斗争,就像宋儒所说的“灭人欲”(当然不理解这句话本身含义的人总喜欢望文生义诋毁前人),而普通人常会为了眼前的私欲、小欲而放弃道德,这种时候道德就更加显得难能可搜趣网贵。所以我们看以前重德的社会,有才之人一样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其中有才无德者也不在少数;再看看如今,整个社会只重视才能,至于道德则一无所用,社会风气又何其败坏!所以重德者必重才,重才者不必重德,二者之优劣,何其明显!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出处】《周易》即《易经》。相传为孔子所撰。

扩展资料:

性质

《易经》讲道,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经》体系建立于《老子》。陈鼓应指出:“//www.souquanme.com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证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

《周易》的性质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原因在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性质也有所不同。 

一:《周易》产生及早期,是一部筮书,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落后,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当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横祸或自己行为会带来何种后果的需求,以达到趋利避害。

基于此,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当时《周易》只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预测的需要,这种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二:经过演化,成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

汉代,《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在保留原有占筮性质的同时得到了搜趣网充分发展。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焦延寿作《易林》创立焦氏筮法,其弟子京房更胜一筹,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纳甲法,因而在汉代筮法趋向完备。

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

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至今《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