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港的历史
乍浦自古就有“海口重镇”之称。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设乍浦镇遏使,办理海运商务。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设乍浦舶提司,元为乍浦市泊司,明为税课司。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海禁解除后,乍浦列为东南沿海十五个口岸之一,设有“海关”,人口达四、五万,被誉为“东南雄镇”。鸦片战争时, 嘉兴港(乍浦港)遭到毁灭性破坏,几乎成了一片废墟。随着上海港的兴起,嘉兴港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但仍有50~300吨级船舶在原遗留的突堤式码头上搁滩靠泊。1917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他撰写的《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在乍浦一带开辟“东方大港”,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孙中山先生的宏愿一直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年代三年大建港的历史时期,嘉兴港这颗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的明珠重新被人们所发现。1975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陈山原油码头两个2.5万吨级泊位在乍浦建成,翻开了新中国 嘉兴港建港史上新的一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港口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嘉兴港一期工程于1987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外海万吨级和千吨级件杂货泊位各一个、内河100吨级泊位十二个,1992年7月4日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1994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陈山原油码头扩建工程(5万吨级原油泊位一个)建成。1995年嘉兴发电厂煤炭码头(3.5万吨级煤炭泊位和千吨级综合泊位各一个)建成试投产;1997年核电秦山联营公司重件码头(3000吨级泊位一个)建成投产;1999年浙江海盐华电能源有限公司液化气码头(1500吨级泊位一个)建成投产。“www.souquanme.com九五”期间, 嘉兴港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嘉兴港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嘉兴港1993年3月被批准开办国轮外贸运输业务,同年12月外贸国轮到港;19
94年5月被批准临时接靠外国籍船舶,同年8月外轮到港;1996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嘉兴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北岸,东临上海浦东新区,是嘉兴市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龙头地区,是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对外贸易的主通道,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
乍浦港的介绍
乍浦港即嘉兴港,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侧,是浙江北部唯一的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杭州湾北岸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港口条件,目前已建成集装箱、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各类码头万吨级泊位12个,千吨级泊位7个。集疏运条件便利,//www.souquanme.com和上海、杭州、宁波相距均在100公里左右。嘉兴港区是浙江省杭州湾北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后方腹地经济发达,仓储物流业发展空间巨大。乍浦港即东方大港,最早由孙中山提出,地处杭州湾北岸,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上海西南的杭州湾北岸,浙江省平湖县乍浦镇附近,至上海吴淞约110海里,至镇海约60海里。1986年12月起在乍浦原炮台旧址一带抛石围堤建现代化海港。第一期工程投资7300万元,建有一个海轮码头和一个内河港区。一条栈桥长1150米,码头平台长252米,宽28米的海港码头建成使用,可停靠2.5万吨级和千吨级海轮各一艘,年吞吐能力45.4万吨。同时建成的内河港区,能停靠12艘百吨级内河船,年吞吐能力为51.5万吨。
乍浦的历史,急求
海港变迁:乍浦在宋、元间为我国外贸重要港口之一,又是浙东、闽广北运作集散之地。昔时船舶云集,帆墙林立,商市繁盛。
宋南渡后,由于内库困乏,鉴于商港所收关税,为国家重要财源,故优遇外人,奖励通商。《蒲寿庚传》中有记述。开禧元年(1205),乍浦置水军,理宗淳祐六年(1246)开放,港口在唐家湾及汤山南麓山湾一带,并设“乍浦提举市舶司”,委任官员,掌海港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货物以资专卖之职。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称“乍浦市舶司”,二年为“乍浦务”。至正间(1341~1346)乍浦港务渐盛,在苦竹山天妃宫旁置“海口闸”,船舶乘潮而入。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乍浦税课局”,宣德初废。明代时,倭寇侵扰我国沿海一带,港务不振,时乍浦港一变成军港。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消灭郑成功为首踞守台湾及沿海各鸟屿的抗清力量,颁布了“迁海令”禁止出海贸捕。康熙二十三年(1684)颁“展海令”宣布驰禁,通市贸易,建“海关”,关署设在萧山街。路守管《乍浦广仁堂记》云:“自禁令既驰,南通闽粤,东达日本,商贾云集,人烟辐辏,遂为海滨重镇。”自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乍浦外贸日趋衰落。
海疆要塞:乍浦居杭州湾之口,倚山面海,历代为军事要冲之地,称之为“海疆锁钥”。
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三月,农民起义军孙恩从海上进攻黄盘山下的海盐城故址。征北将军刘牢之、参将刘裕,在此重筑城市以拒。十一月,追孙恩于沪渎,再追至盐邑故城。孙恩遂远遁海中,此际,刘裕于城邑立“东武洲”。
唐设“乍浦镇遏使”,五代吴越仍之。北宋开禧设“乍浦水军”,又于独山设“故邑巡检司”等。
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正月,中书左丞相伯颜部将董文炳率军南下,攻入宋境乍浦,并至海盐,宋军败走。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之北张士德率兵攻占乍浦。据《泖水乡歌》记:“张旺坟荒草不黏,一抔黄土拥峰尖;英梭割据都空幻,考核何须名手拈。”士德卒后葬于新埭马家桥北,后人称为“张旺坟”。
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一带,到嘉靖年间,极为猖獗,城邑被禁,财物遭掠,不少百姓遭受杀害,战争激烈,创伤至巨,蹂躏及至邑境。乍浦遭倭寇侵扰的年份计:永乐朝十四、十五、二十一年,正统朝七、八年,成化朝十五年,嘉靖朝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年;其中嘉靖三十二年迄三十五年,遭受最巨。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二十四日“沈庄大捷”,徐海死,平境倭患始平。今尚存《平倭寇碑》,系嘉靖三十五年邑人孙植撰书,即记“沈庄之役”的战绩。此碑原嵌于平湖城老东门口城墙间,拆城后移存于平湖博物馆内。
清顺治十八(1661)起,清政府在乍浦沿海岸一线上,先后建立炮台有6处,计:天妃宫、西山嘴(有城称保安城,俗名葫芦城)、唐家湾(南湾炮台)、金家湾、独山寨等。今尚存有天妃宫、南湾炮台二处,巨炮面海,威武雄壮。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军之军舰于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二十四、二十一年(1841)十二月十七日,曾先后炮击乍浦,遇抵抗而退。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四月初九,英舰复从定海行驶到乍浦海面,发动进攻,由黄山湾、唐家湾等5处登陆,战斗激烈。英侵略军入城后,烧杀掳掠,人民牺牲至巨。1992年《平湖县志》记清代诗人黄金台《记壬寅四月乍浦之难》史诗:一、唐湾战,二、乍浦陷,三、弃婴孩,四、焚海塘,五、山下鬼,揭露了英军入侵乍浦后杀掠之惨,积胔塞路,米仓、民间财物抢掠一空,海口停泊的战船、商船尽被破坏和掳去等滔天罪行。此次战役历时半天,尤以观山脚下“天尊庙”之战最烈,共击毙、击伤英侵略军百余名,清军战死600余名,居民伤亡惨重。四月十九日,英军始登舟撤退,临去又放火焚烧全镇,乍城街巷留一片灰烬。
清代中叶,太平OljGFODv天国起义,进军江浙。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九(1864年4月18日),太平军朗天福、陈炳文部攻克平湖重镇乍浦。太平军在乍时间为二年九个月,中间有很多激烈战斗。在此期间,乍浦军民曾二次反击清朝雇用的帝国主义侵略军(洋枪队),时间为同治元年(1862)三月十九日及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英人哈唎在《太平天国亲历记》中有详细记述。
人文拾遗:文献之编集,邑境地区之专志,惟乍浦有,以清乾隆年间宋景关纂《乍浦志》为滥觞,以记镇事,包括编纂资料与诗词题咏。清代浙江巡抚阮元评称“自有此地,从搜趣网无此书,信乎可传矣”;内容自东汉迄元明,二千多年文献,原原本本,信而有征。道光年间许河纂《乍浦续志》,事继宋志,迄于道光十六年。邹璟纂《乍浦备志》36卷,分为20门,海滨故实荟为大成,书写定于道光六年,迄今已180余年。
专志九峰者,有李天植《乍浦九山志》、《乍浦九山补志》,书撰于清康熙九年成,之后有李为龙《九山续志》,宋景濂《九山续补志》,为专志辟新径。
诗文专集,歌咏乍浦风土之专书:有林中麒、沈季友、王文海、邹璟各撰之《乍浦竹枝词》,卢奕春《乍浦记事诗》、时枢《九山踏青歌》,还有内容歌咏涉及乍地有:张嘉钰《清溪竹枝词》,顾鸿熙等《黄姑竹枝词汇刊》,朱鼎镐、山凤辉《芦浦竹枝词》。汇集里记录掌故者,有《乍浦题咏》、《乍浦集咏》、《乍浦续咏》、《九峰文钞》、《海上文征》等等。
历史文物:以大量零星资料,乍浦一带曾先后发现古代实物,有汉代安帝永宁元年(120)之砖,三国吴黄龙、五凤、甘露、天册等年号砖,晋砖尤多,其记年有西晋太康、元康、永宁、永嘉等;东晋有大兴、太宁、咸和、建元、永和、太和、隆安等。此外南朝刘宋之元嘉砖,在清道光九年曾发现有“寄奴城”三字古砖。
清雍正八年(1730),于海外发现铜秤锤1个,重44两,形如花鼓,中有“天凤五年展武县官秤”九字篆文,按“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此外还有汉代玉塔、三国之铜洗、晋代之荷形陶器,以及金银、铜器、古镜、瓷碗、五铢钱、大泉五十等等,可惜年代久远,资料零星,遗物无存。
历史悠久、海疆锁钥、土物珍奇、贸易良港、风光秀丽、人文蔚盛的一个集港口、工业、旅游综合的小城镇——乍浦,将成为杭嘉兴平原的璀灿的明珠,美哉乍浦,为世人所瞩目。
给我一篇平湖乍浦港的介绍
嘉兴港区交通网络发达,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区内公用设施齐备。已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香港、台湾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兴办了100多个三资企业,涉及化工、金属、医药、服装、木材等行业。
嘉兴港(又名乍浦港)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侧,是浙江北部唯一的出海口和海上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杭州湾北岸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嘉兴港集疏运条件便利,和上海、杭州、苏州相距均在100公里左右,海上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国际深水港相距53海里;乍(浦)嘉(兴)苏(州)、待建的杭(州)浦(东)高速公路和01省道直接和乍浦港区相接,并通过乍(浦)嘉(兴)苏(州)航道和京杭大运河等整个江南内河航道相沟通。嘉兴港拥有外海泊搜趣网位1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港口物流功能齐全。嘉兴港是长三角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嘉兴港及周边地区的重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已初成规模,为本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乍浦港区后方还拥有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为港口和本项目配套的海关、检验检疫、海事、金融等一系列完备涉外服务机构和企业。
乍浦镇的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晚期,乍浦一带已有先民生息。
春秋战国时,乍浦属越,公元前494年,越为吴所败,一度为吴所占,公元93年越灭吴,乍浦复为越地。
秦始皇二十年(前222年)置会稽郡,设海盐县,乍浦一带属海盐县。
唐负元五年(789年),乍浦设下场盐官。会昌四年(844年),设乍浦镇遏使。
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设监镇税兼烟火公事官。
元代,属海盐县齐景县。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海盐县东北境置平湖县,乍浦纳入平湖县辖。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海禁解除后,乍浦列为东南沿海十五个口岸之一,设有“海关”,人口达四、五万,被誉为“东南雄镇”。鸦片战争时,乍浦港遭到毁灭性破坏,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民国年间,乍浦镇属乍浦区辖。
1949年5月,乍浦解放,初属乍浦区辖。
1950年5月,为县直属镇。
1958年10月,并入乍浦人民公社。
1959年6月,复为县直属镇。
1960年5月,又划归乍浦人民公社。
1962年12月,恢复为县属镇。
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湖撤县立市,乍浦为市属镇至今。
1992年5月,撤黄山、瓦山两乡并入乍浦镇。
2001年7月,成立嘉兴港区统一领导嘉兴港务局、乍浦经济开发区和乍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