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沙尘暴的文章
详细一点沙尘暴来了
周末本想睡一懒觉,老伴的一声吼把我吵醒了:“看沙尘暴来了”。起床一看,只见西面的天上,已灰蒙蒙一片压过来,一边灰黄,一边湛蓝,也算一景。灰挤过来,兰退出去,一会,整个城市便被沙尘一口吞了。只有太阳在挣扎,一会被沙尘推走,一会又挤进来,在灰黄的天上,旋着一个忽强忽弱的亮点。这些年沙尘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都要来一两次,刚开始的那点恐惧,早已烟消云散了。每到这时,只不过要发几句牢骚而已,好在它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弱了。
其实,沙尘暴是很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队,在甘肃有个叫一条山的地方办农场,那里是高山上的平原。当汽车爬过一个叫九道湾山梁后,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迎面而来,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有绿草的地方,便有羊群散落其间。到了住地,见不到营房,下了车才看见,原搜趣网来房子是半地下的干打垒,一扇扇的窗户紧挨着地面。问,为什么,说,一会就知道了。连长和几个老兵都显得很紧张。命令,抓紧卸车,吃饭,进屋,特别嘱咐,万一迷路,就地卧倒,待命。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午饭后,便在营房边溜达,一会,便见远处黄龙腾起,声如牛吼,嗷嗷的,象闷雷滚动,天边,一开始有一条抖动的黄线,向前滚动,越来越宽,十分壮观。瞬间,还没来得及反应,黄沙便一扫而过,刚才的一切都象魔术一样消失了,眼前只是一片黄,看不到房子,看不到汽车,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腿,我伸手打了一下脸,还好,有感觉。我匍匐前进,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那窝棚。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沙尘暴。
不过,青海的沙尘暴,就不象甘肃的这样混沌。如果说,甘肃的是炖刀割肉,那青海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次在青海格尔木,那沙尘暴是阳光下的沙尘暴,一面阳光照耀,一面风沙起舞。风声是呜呜的,偶尔带一两声尖叫,飞起的砂砾打在车上,发出“当当”的声音。一阵疾风,真能把石头吹得满地乱滚,那也叫一奇观。可怕的是,青海的风可以杀人。我就听说过,一个牧民,被一阵风沙卷起,抛到了一里外的一个山上。
现在,沙尘暴已来到城里,就象高档家具要配高档住宅一样。高楼多了,森林少了,沙尘来访也就再必然不过了。财富多了,生活好了,这是社会的进步,可沙尘暴进城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可能是人类向大自然开了一个玩笑,不过玩笑确实开大了点。
北京沙尘暴与2008年奥运会
北京已经顺利地取得了2008年国际奥运会的承办权、人们在高兴之余,发现承办奥运会并非是一件轻松的活动。北京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的口号,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要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相比较而言,实现绿色奥运要比实现科技奥运、文化奥运困难很多。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奥委会和各国体育界人士对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我们注意到奥委会委员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提出了环境和交通等问题,反映出他们在这方面的要求很高;二是北京目前的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要使北京的环境满足奥运会的要求,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其中北京的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最难于处理的一个环境问题。今天主要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北京是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高发区,北京的居民都感受了它的威胁。所谓风沙活动,就是大风作用于干燥的www.souquanme.com地表,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常是颗粒细小的沙尘飞入大气之中,处于悬浮状态,借助于气流,移动到数十公里、数百公里、数千公里、数万公里以外。最近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说,根据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亚洲大陆的沙尘可以横越太平洋,到达美国中部地区。颗粒稍大的沙粒,在地表作跳跃式运动,粗沙跳跃不起来,只能在地面滚动。沙尘和沙粒的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往往给人以天昏地暗的感觉,用群众的话来说,叫做飞沙走石.比粗沙还大的砾石,风力无法吹动,仍保留于原处。风沙活动的结果,使地表的沙物质不断被吹失,造成地表粗化。最后形成戈壁。在兰新铁路两侧,就可以看到茫茫的戈壁滩。
沙尘暴只是风沙活动的一种形式,然而沙尘暴的危害却十分广泛。沙尘暴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大为降低,影响飞机的升降和汽车、火车的正常运行。沙尘被吸入呼吸道,成为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沙尘飞入眼睛,会影响视力。同此,沙尘是危害环境、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北京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居高不下。与风沙活动、沙尘暴有密切关系。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国际知名的大都市;风沙活动、沙尘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就被国际沙漠化会议列为受风沙危害严重的都市之-。近年,美国《新闻周刊》刊文说,中国的首都应迁离北京。从这些言论不难看出,国际社会对北京的环境和风沙活动是何等的重视。北京为了成功地举办奥达会。必须下大力气把北京的环境治理好,减缓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奥运。
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结果。风和沙是产生风沙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北京属于东亚季风区,陆地和海洋受热不均匀,是季风产生的基本原因。夏季海洋暖湿气流吹向大陆,冬春季节大陆干冷气流吹向海洋,都是大气环流所决定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改变。北京地处蒙古高原的东南,冬春季节的冷高压不断向东南方波动扩散,因此,北京冬春季节的主风向是北风和西北风。大风在通过北部的山谷时,由于流体的狭管效应而得到加强,快速进入北京市区,从而引起风沙活动和沙尘暴。
如果北京没有沙源,地表多森林植被,即使有大风出现,也不会引起风沙流动和沙尘暴。然而北京本地有沙源,这是北京出现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重要条件。过去老北京人多认为,北京的沙子、沙尘是大风从河北坝上和内蒙古吹过来的,这种说法至今仍然存在,例如怀来盆地中的"天漠"即是以此得名。这种感官上的认识是不可靠的,经过科学家的深入研究,发现北京的沙子在形态和重矿物含量上,与周围地区的沙漠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沙子的摩圆度(即光滑程度)比较差,属于本地所产,不是从外地搬运而来;从而纠正了沙源在外地的错误认识。应当说明一点,北京的沙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从外地而来,也有一部分来源干本地。沙尘与沙子颗粒度(即粒径的大小)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其搬运的途径有根本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北京本地沙源在哪里?这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北京本地沙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北京地下有沙源,其二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道有沙源。河道中有沙子,许多人都看到过,这是河水冲积而来。在冬春季节,河道干涸,河沙裸露,在大风作用下出现飞扬移动,形成风沙活动,这种现象人们比较熟悉,许多人可能看过这种情景。我不想多说了。
地下沙子人们看不见,往往缺乏了解。北京属于山前冲积洪积扇,在地质时期的第四纪,北京周围的山区,曾被冰壳所覆盖,后来,在冰后期由于大气变暖。冰壳融化破裂,巨大的冰块在流水作用下向坡下滑动。石景山区磨式口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八人处公园中的冰川漂石,就是这样产生的。山下的冰川洪水,将大量的泥沙、砾石推到山下,形成了冲积洪积扇,北京市区和市郊,均在冲积洪积扇上。按照沉积学原理,个体比较大的砾石最先沉积,然后是粗沙、中沙、细沙、粉沙和泥土。由于这种原理,在北京地下8-10米处常常可以见到沙子和砾石。在离山比较近的地方,例如石景山区,剥开薄薄的地表土,即可以见到沙子和砾石。由于市区地下沙子埋藏比较深,只有在基建施工挖地槽时,才能够见到地下沙子。在修地铁、建高层建筑等等重大施工中,都会在地下暴露出沙子。工地上的沙子,在大风作用下能够飞扬扩散。近年北京大搞基建施工,大小工地千余处,这是北京近年风沙活动频繁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北京郊区的耕地和垃圾场,在春季大风之际,也会出现尘土飞扬,成为北京重要的沙尘源。北京汽车逐年增多,汽车尾气中含有未能完全燃烧的炭粒。也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工业锅炉、家庭烧煤,也会产生煤炭的灰烬,成为灰尘之源。
上述这些沙尘、尘土、灰尘,在大风作用下汇为一体,随风飘扬、移动,造成北京空气污染,为沙尘暴推波助澜。
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大风作用了沙质地表的节结果。因此,防治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基本原则,就是固定流沙、降低风速。流沙被吹离地表的风速,称作起沙风速。起沙风速与沙粒的大小、干湿程度有关。就北京来说,当风速达到4-5米/秒的时候,即会出现风沙活动。如果地表有森林植被,植物的根系可以将流沙固定、减少风沙活动。
防止风沙活动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植树种草,称作生物治沙。二是设置沙障,称作工程治沙。三是喷洒凝固剂,称作化学治沙。其中生物治沙是效果最好的治沙方法,全世界广泛应用。工程治沙是一种辅助性办法,化学治沙在我国很少采用。
森林植被有多种功用。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都有良好的防风作用。所谓防风作用不是杜绝大风的发生,而是降低风速。在20世纪70-80年代,北京提出了查风道、堵风口的口号,很不科学,因为风道、风口是堵不住的,我们只能设法降低风速。当大风通过森林的时候,由于受阻而降低风沙,大风所挟带的沙子会在林前、林中降落,从而减缓风沙活动。在森林的上空,由于气流作用,风速也会降低。当风速将到起风沙速以下,风沙活动自然会削弱或停止。
森林另一个功用,可以固定流沙。当森林形成以后,林下会长出灌木和蒿草。这些植被纵横交错的根系,仿佛是一张丝网,将流沙覆盖。森林植被有蓄水作用,被称作"绿色水库"。当沙子含有水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沙子具有团聚性,即使遇到了大风,也很难被吹扬。
森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森林植被能够影响降雨。降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当来自海洋的水蒸汽凝成水珠时,便会从天空中跌落下来,这就是降雨。水蒸汽是雾状的,它能否变成雨滴,需要一定的条件,水蒸汽只有附着某一核心时,才能容易变成雨滴。森林植被腐烂以后所形成的生物核,飘浮在森林上空,成为水蒸汽依附的对象,从而形成雨滴。因此,森林多的地方多降雨。森林少的地方少降雨,没有森林的地方很难降雨。森林植被可以影响局部地区降雨,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北方农村有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的民谚,就是同一地区降雨不均匀的现象。
植树种草是防治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主要途径,然而如何植树种草,却大有学问,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搞好的。
首先是树与草的关系问题。乔木、灌木的生态效益。要比草高得多。草坪很娇气,需要喷灌、施肥、细心管理,草地很容易板结,需要打孔。因此,草坪的成本很高;特别是从外地、外国引进的草坪、尤其难以管理、北京是缺水城市,草坪是"水老虎",是不能多搞的,在机场、火车站,重要的广场可以搞一些,但还不能搞得太多。街头的花卉,生态效益就更低了,更要少搞。对于北京这样多风沙的城市,应当把生态效益放在优先地位考虑。
其次,就植树来说,还有植什么树的问题。树是有生命的东西,按照其生长规律,只能慢慢地生长,拔苗助长是不行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只有七年时间,植种小树苗是很难长大的。今年二月,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杜增良、李玉霞采访时,就提出北京应当栽种大树苗。成活以后即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个意见已经引起了北京有关方面的重视。
种针叶树还是种阔叶树,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北京是多风沙的城市,从防风防沙角度来看,应当多种针叶树。阔叶树在深秋以后叶子全落光,在冬春季节是只有树干,没有树叶,光秃秃的枝干缺乏阻风阻沙的能力。针叶树是四季常青,即使在冬春季节仍是树叶满枝,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松树柏树耐贫瘠,寿命比较长,又是北京的乡土树种,适合于北京的自然条件。一般说来,针叶树比阔叶树寿命长,杨树三、五//www.souquanme.com十年即秃顶空心,呈现衰落状态。松树柏树上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树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其生态效益的高低。此外,松树柏树用于城市绿化。给人以苍劲和坚强,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和爱好。
为了防止耕地尘土飞入城区,应当在城乡结合部和河流沿岸多种树,形成绿圈,就像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那样,把市区重重包围起来。在郊区耕地中要形成林带和林网,它可以涵养水分,防风阻沙,林中的飞禽可以消灭田间害虫,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西山、军都山、燕山的山谷和河谷,是坝上大风进入北京的主要通道。铁路、公路的修建,使山谷中的林木遭到破坏,为了线路取直,又开山炸石。其结果是使山谷、河谷变得开阔通畅,更加有利于春季大风的进入。因此,在山谷、河谷中更要多种树木,形成绿色的屏障,可以大大减缓风速。风速降低了,风沙话动和沙尘暴便可以减缓。山区的树木容易遭到居民的砍伐,要努力宣传科学知识,让居民懂得森林的巨大功用,自觉地爱护森林树木。
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百年梦想。如何办好奥运会,是北京人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环境意识比较强,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地认识。北京的环境不断在改进,变化很大,然而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今年的沙尘暴在元旦之日即已出现。有些出于人们的预料。它给我们敲起了警钟,绝不能麻痹大意,存侥幸心理。北京人有些陋习,不爱护花草树木。即是其中之一。唤起群众的环境意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在座的都是首都大学生,希望你们能够多做一些有关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去鞭挞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每个人发自内心深处,渴望绿色、保护环境,北京的环境才能有根本的改变。为了举办奥运,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都应当把北京的环境搞好。我期待绿水蓝天的新北京,能够早日实现。让我们在碧水蓝天下,去举办奥运会,展示首都北京的美好风采。
周末本想睡一懒觉,老伴的一声吼把我吵醒了:“看沙尘暴来了”。起床一看,只见西面的天上,已灰蒙蒙一片压过来,一边灰黄,一边湛蓝,也算一景。灰挤过来,兰退出去,一会,整个城市便被沙尘一口吞了。只有太阳在挣扎,一会被沙尘推走,一会又挤进来,在灰黄的天上,旋着一个忽强忽弱的亮点。这些年沙尘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都要来一两次,刚开始的那点恐惧,早已烟消云散了。每到这时,只不过要发几句牢骚而已,好在它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弱了。
其实,沙尘暴是很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队,在甘肃有个叫一条山的地方办农场,那里是高山上的平原。当汽车爬过一个叫九道湾山梁后,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迎面而来,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有绿草的地方,便有羊群散落其间。到了住地,见不到营房,下了车才看见,原搜趣网来房子是半地下的干打垒,一扇扇的窗户紧挨着地面。问,为什么,说,一会就知道了。连长和几个老兵都显得很紧张。命令,抓紧卸车,吃饭,进屋,特别嘱咐,万一迷路,就地卧倒,待命。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午饭后,便在营房边溜达,一会,便见远处黄龙腾起,声如牛吼,嗷嗷的,象闷雷滚动,天边,一开始有一条抖动的黄线,向前滚动,越来越宽,十分壮观。瞬间,还没来得及反应,黄沙便一扫而过,刚才的一切都象魔术一样消失了,眼前只是一片黄,看不到房子,看不到汽车,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腿,我伸手打了一下脸,还好,有感觉。我匍匐前进,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找到那窝棚。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沙尘暴。
不过,青海的沙尘暴,就不象甘肃的这样混沌。如果说,甘肃的是炖刀割肉,那青海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次在青海格尔木,那沙尘暴是阳光下的沙尘暴,一面阳光照耀,一面风沙起舞。风声是呜呜的,偶尔带一两声尖叫,飞起的砂砾打在车上,发出“当当”的声音。一阵疾风,真能把石头吹得满地乱滚,那也叫一奇观。可怕的是,青海的风可以杀人。我就听说过,一个牧民,被一阵风沙卷起,抛到了一里外的一个山上。
现在,沙尘暴已来到城里,就象高档家具要配高档住宅一样。高楼多了,森林少了,沙尘来访也就再必然不过了。财富多了,生活好了,这是社会的进步,可沙尘暴进城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可能是人类向大自然开了一个玩笑,不过玩笑确实开大了点。
北京沙尘暴与2008年奥运会
北京已经顺利地取得了2008年国际奥运会的承办权、人们在高兴之余,发现承办奥运会并非是一件轻松的活动。北京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的口号,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要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相比较而言,实现绿色奥运要比实现科技奥运、文化奥运困难很多。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奥委会和各国体育界人士对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我们注意到奥委会委员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提出了环境和交通等问题,反映出他们在这方面的要求很高;二是北京目前的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要使北京的环境满足奥运会的要求,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其中北京的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最难于处理的一个环境问题。今天主要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北京是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高发区,北京的居民都感受了它的威胁。所谓风沙活动,就是大风作用于干燥的www.souquanme.com地表,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常是颗粒细小的沙尘飞入大气之中,处于悬浮状态,借助于气流,移动到数十公里、数百公里、数千公里、数万公里以外。最近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说,根据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亚洲大陆的沙尘可以横越太平洋,到达美国中部地区。颗粒稍大的沙粒,在地表作跳跃式运动,粗沙跳跃不起来,只能在地面滚动。沙尘和沙粒的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往往给人以天昏地暗的感觉,用群众的话来说,叫做飞沙走石.比粗沙还大的砾石,风力无法吹动,仍保留于原处。风沙活动的结果,使地表的沙物质不断被吹失,造成地表粗化。最后形成戈壁。在兰新铁路两侧,就可以看到茫茫的戈壁滩。
沙尘暴只是风沙活动的一种形式,然而沙尘暴的危害却十分广泛。沙尘暴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大为降低,影响飞机的升降和汽车、火车的正常运行。沙尘被吸入呼吸道,成为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沙尘飞入眼睛,会影响视力。同此,沙尘是危害环境、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北京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居高不下。与风沙活动、沙尘暴有密切关系。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国际知名的大都市;风沙活动、沙尘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就被国际沙漠化会议列为受风沙危害严重的都市之-。近年,美国《新闻周刊》刊文说,中国的首都应迁离北京。从这些言论不难看出,国际社会对北京的环境和风沙活动是何等的重视。北京为了成功地举办奥达会。必须下大力气把北京的环境治理好,减缓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奥运。
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结果。风和沙是产生风沙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北京属于东亚季风区,陆地和海洋受热不均匀,是季风产生的基本原因。夏季海洋暖湿气流吹向大陆,冬春季节大陆干冷气流吹向海洋,都是大气环流所决定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改变。北京地处蒙古高原的东南,冬春季节的冷高压不断向东南方波动扩散,因此,北京冬春季节的主风向是北风和西北风。大风在通过北部的山谷时,由于流体的狭管效应而得到加强,快速进入北京市区,从而引起风沙活动和沙尘暴。
如果北京没有沙源,地表多森林植被,即使有大风出现,也不会引起风沙流动和沙尘暴。然而北京本地有沙源,这是北京出现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重要条件。过去老北京人多认为,北京的沙子、沙尘是大风从河北坝上和内蒙古吹过来的,这种说法至今仍然存在,例如怀来盆地中的"天漠"即是以此得名。这种感官上的认识是不可靠的,经过科学家的深入研究,发现北京的沙子在形态和重矿物含量上,与周围地区的沙漠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沙子的摩圆度(即光滑程度)比较差,属于本地所产,不是从外地搬运而来;从而纠正了沙源在外地的错误认识。应当说明一点,北京的沙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从外地而来,也有一部分来源干本地。沙尘与沙子颗粒度(即粒径的大小)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其搬运的途径有根本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北京本地沙源在哪里?这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北京本地沙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北京地下有沙源,其二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道有沙源。河道中有沙子,许多人都看到过,这是河水冲积而来。在冬春季节,河道干涸,河沙裸露,在大风作用下出现飞扬移动,形成风沙活动,这种现象人们比较熟悉,许多人可能看过这种情景。我不想多说了。
地下沙子人们看不见,往往缺乏了解。北京属于山前冲积洪积扇,在地质时期的第四纪,北京周围的山区,曾被冰壳所覆盖,后来,在冰后期由于大气变暖。冰壳融化破裂,巨大的冰块在流水作用下向坡下滑动。石景山区磨式口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八人处公园中的冰川漂石,就是这样产生的。山下的冰川洪水,将大量的泥沙、砾石推到山下,形成了冲积洪积扇,北京市区和市郊,均在冲积洪积扇上。按照沉积学原理,个体比较大的砾石最先沉积,然后是粗沙、中沙、细沙、粉沙和泥土。由于这种原理,在北京地下8-10米处常常可以见到沙子和砾石。在离山比较近的地方,例如石景山区,剥开薄薄的地表土,即可以见到沙子和砾石。由于市区地下沙子埋藏比较深,只有在基建施工挖地槽时,才能够见到地下沙子。在修地铁、建高层建筑等等重大施工中,都会在地下暴露出沙子。工地上的沙子,在大风作用下能够飞扬扩散。近年北京大搞基建施工,大小工地千余处,这是北京近年风沙活动频繁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北京郊区的耕地和垃圾场,在春季大风之际,也会出现尘土飞扬,成为北京重要的沙尘源。北京汽车逐年增多,汽车尾气中含有未能完全燃烧的炭粒。也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工业锅炉、家庭烧煤,也会产生煤炭的灰烬,成为灰尘之源。
上述这些沙尘、尘土、灰尘,在大风作用下汇为一体,随风飘扬、移动,造成北京空气污染,为沙尘暴推波助澜。
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是大风作用了沙质地表的节结果。因此,防治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基本原则,就是固定流沙、降低风速。流沙被吹离地表的风速,称作起沙风速。起沙风速与沙粒的大小、干湿程度有关。就北京来说,当风速达到4-5米/秒的时候,即会出现风沙活动。如果地表有森林植被,植物的根系可以将流沙固定、减少风沙活动。
防止风沙活动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植树种草,称作生物治沙。二是设置沙障,称作工程治沙。三是喷洒凝固剂,称作化学治沙。其中生物治沙是效果最好的治沙方法,全世界广泛应用。工程治沙是一种辅助性办法,化学治沙在我国很少采用。
森林植被有多种功用。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都有良好的防风作用。所谓防风作用不是杜绝大风的发生,而是降低风速。在20世纪70-80年代,北京提出了查风道、堵风口的口号,很不科学,因为风道、风口是堵不住的,我们只能设法降低风速。当大风通过森林的时候,由于受阻而降低风沙,大风所挟带的沙子会在林前、林中降落,从而减缓风沙活动。在森林的上空,由于气流作用,风速也会降低。当风速将到起风沙速以下,风沙活动自然会削弱或停止。
森林另一个功用,可以固定流沙。当森林形成以后,林下会长出灌木和蒿草。这些植被纵横交错的根系,仿佛是一张丝网,将流沙覆盖。森林植被有蓄水作用,被称作"绿色水库"。当沙子含有水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沙子具有团聚性,即使遇到了大风,也很难被吹扬。
森林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森林植被能够影响降雨。降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当来自海洋的水蒸汽凝成水珠时,便会从天空中跌落下来,这就是降雨。水蒸汽是雾状的,它能否变成雨滴,需要一定的条件,水蒸汽只有附着某一核心时,才能容易变成雨滴。森林植被腐烂以后所形成的生物核,飘浮在森林上空,成为水蒸汽依附的对象,从而形成雨滴。因此,森林多的地方多降雨。森林少的地方少降雨,没有森林的地方很难降雨。森林植被可以影响局部地区降雨,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北方农村有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的民谚,就是同一地区降雨不均匀的现象。
植树种草是防治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主要途径,然而如何植树种草,却大有学问,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搞好的。
首先是树与草的关系问题。乔木、灌木的生态效益。要比草高得多。草坪很娇气,需要喷灌、施肥、细心管理,草地很容易板结,需要打孔。因此,草坪的成本很高;特别是从外地、外国引进的草坪、尤其难以管理、北京是缺水城市,草坪是"水老虎",是不能多搞的,在机场、火车站,重要的广场可以搞一些,但还不能搞得太多。街头的花卉,生态效益就更低了,更要少搞。对于北京这样多风沙的城市,应当把生态效益放在优先地位考虑。
其次,就植树来说,还有植什么树的问题。树是有生命的东西,按照其生长规律,只能慢慢地生长,拔苗助长是不行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只有七年时间,植种小树苗是很难长大的。今年二月,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杜增良、李玉霞采访时,就提出北京应当栽种大树苗。成活以后即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个意见已经引起了北京有关方面的重视。
种针叶树还是种阔叶树,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北京是多风沙的城市,从防风防沙角度来看,应当多种针叶树。阔叶树在深秋以后叶子全落光,在冬春季节是只有树干,没有树叶,光秃秃的枝干缺乏阻风阻沙的能力。针叶树是四季常青,即使在冬春季节仍是树叶满枝,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松树柏树耐贫瘠,寿命比较长,又是北京的乡土树种,适合于北京的自然条件。一般说来,针叶树比阔叶树寿命长,杨树三、五//www.souquanme.com十年即秃顶空心,呈现衰落状态。松树柏树上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树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其生态效益的高低。此外,松树柏树用于城市绿化。给人以苍劲和坚强,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和爱好。
为了防止耕地尘土飞入城区,应当在城乡结合部和河流沿岸多种树,形成绿圈,就像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那样,把市区重重包围起来。在郊区耕地中要形成林带和林网,它可以涵养水分,防风阻沙,林中的飞禽可以消灭田间害虫,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西山、军都山、燕山的山谷和河谷,是坝上大风进入北京的主要通道。铁路、公路的修建,使山谷中的林木遭到破坏,为了线路取直,又开山炸石。其结果是使山谷、河谷变得开阔通畅,更加有利于春季大风的进入。因此,在山谷、河谷中更要多种树木,形成绿色的屏障,可以大大减缓风速。风速降低了,风沙话动和沙尘暴便可以减缓。山区的树木容易遭到居民的砍伐,要努力宣传科学知识,让居民懂得森林的巨大功用,自觉地爱护森林树木。
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百年梦想。如何办好奥运会,是北京人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环境意识比较强,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地认识。北京的环境不断在改进,变化很大,然而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今年的沙尘暴在元旦之日即已出现。有些出于人们的预料。它给我们敲起了警钟,绝不能麻痹大意,存侥幸心理。北京人有些陋习,不爱护花草树木。即是其中之一。唤起群众的环境意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在座的都是首都大学生,希望你们能够多做一些有关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去鞭挞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每个人发自内心深处,渴望绿色、保护环境,北京的环境才能有根本的改变。为了举办奥运,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都应当把北京的环境搞好。我期待绿水蓝天的新北京,能够早日实现。让我们在碧水蓝天下,去举办奥运会,展示首都北京的美好风采。
一篇描写北京沙尘暴的英语文章
要求80单词左右 内容小明在今年春天去北京参加了希望之星演讲比赛,在那里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沙尘暴,天空黑沉沉的,地上都是沙子,行人和车流寸步难行Xiao-Ming in the spring of this year went to Beijing and took part in the Star of Hope speech contest, on that day he first saw a sandstorm. That had a very clear sky, but suddenly the sky became dark, the ground is sand, unable to move pedestrians and traffic搜趣网. This is his very scared because he remembers the first time encountered a dust storm.
求北京沙尘暴的那个搞笑文章
搞笑:北京人民喜迎沙尘暴
据21日人民币日报记者报道:“北京昨天(20日)刮起了沙尘暴,漫天的沙土覆盖了整个北京的天空。北京市民纷纷涌出家门,或奔走相告,或驻足观赏;或流连忘返,有条件而不用出门上班的则在户内品茶观赏。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北京市民。住在某豪华大厦20层、正在透过落地玻璃观看北京远景的张总经理兴奋地说:‘来北京有两三年了,只听说过北京有沙尘暴,可从未真正碰到过。今天可算开了眼了。’
住在郊区的李大妈今年65了,在被采访时非常高兴的对记者说:‘我活了六十多年了,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眼福看到这种好风光。解放前在腐败卖国的国@民@党统治下可从来没有这个西洋景。希望北京市政府再接再厉,把沙尘暴搞成北京一个特色风景,这样在2008年办奥运的时候,肯定能让那些老外羡慕死咱们中国人。’
据一位在某大学就读的2001级外地大学生说,在他们家乡,由于工业非常落后,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所以从未见到过如此景象。‘这充分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才能够有机会看到如此美景。’该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回到家乡,把北京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去。同时高举“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家乡的山泽森林充分开发,为家乡脱贫致富出一把力。
还有一位学生从侧面表示了对沙尘暴的态度:‘我女朋友吧,属于那种内秀的女孩儿。平时瞅着她和其他漂亮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现在好了,沙尘暴来了,很多女孩儿都戴上了口罩或者围上了纱巾。我女朋友为上纱巾特有魅力,和其他女孩儿站在一块儿也不觉得寒碜,尤其是那些戴着口罩的。还挺能表现内涵的,可以说是优势尽显。’
还有的市民兴奋地在街上奔走观看,遇到记者时主动对记者说:‘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些才好呢。’“
京城无处不飞砂 和谐春沙满人间
此景只应盛世有,京城无处不飞砂
4.20日傍晚,随着风力不断加大,首都北京光终于迎来了今春第一场沙尘暴,整个北京笼罩在沙尘之中,首都各界人士纷纷走上街头,欣赏这别具特色的北国春光。
今年入春以来北京虽然出现了几次小规模的浮尘天气,但是大规模的沙尘暴却迟迟不肯露面。据气象部门称,这场沙尘暴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沙尘暴,不论是风力还是覆盖范围都要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这次沙尘暴预计会停留两到三天,喜欢兜风和沙尘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出塞”一诗中就有对沙尘暴的生动描写。这首诗的第一句:“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黄沙”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误传为“黄河”,沙尘暴的壮丽诗篇险些就被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中。今天我们有幸能再次目睹这一飞砂走石的盛世美景,更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无比自豪。
今天一早记者首先来到东城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楼顶上一群戴口罩的老人正以太极拳,木兰扇等方式锻炼身体。在墨香四溢的书法室,几位老人正在挥毫泼墨。一位老人看到记者后当场题写了“春城无处不飞沙”几个大字,遒劲有力的字体饱含着内心的喜悦之情。旁边的老人也纷纷向记者表示,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的沙尘暴真是高兴。
结束对老人的采访后,我们又赶往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地,在路上我们和出租车司机老杜师父聊了起来。老杜师傅告诉记者:“一起沙子生意就特别好,一天都不会空车,要是每天都有沙尘暴,汽油涨价咱也不怕了。你再看现在路上这些新换的出租车,都特意统涂成了土黄色,这说明大家已经把沙尘这玩意当成咱北京一大特色。每次遇到外地游客我都会向他们介绍,过去有燕京八景,现在这沙尘暴该算是咱北京的第九景。可以请一帮文化人儿,让他们商量着给北京的沙尘暴起个响亮点的名字,老是这么叫多俗啊。”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记者终于赶到了三环边外的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地。这里的建筑工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热火朝天得忙碌着,只有休息的时候才会停下手中的活欣赏一下沙尘暴带来的景色,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工作记者只在这里逗留了片刻。在采访中来自河南的小曹就表示“等发了工钱要把老婆孩子都接到北京来,让他们看看我们在这盖的大房子,如果能看上奥运就更好了,不过一定会让他们看看北京的沙尘暴。”
下午记者又到首都高校进行采访,在P大的校园中,记者遇到了几位包裹严实的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告诉记者,这是她在北京过的第一个春天,以前在家没有见过沙尘暴,第一次看到漫天的黄沙非常兴奋。在图书馆记者又采访了一位正在看报的男生,他放下手中的《人民日报》,非常认真地谈了他对沙尘暴的认识:“沙尘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从天而降的沙尘给了我们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大家在呼吸这泥土的芬芳时可曾想过:这些沙子是从何而来么,又将会飘向何方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停下繁忙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在T大我们采访了著名的环境学家L教授,他告诉记者,大家在欣赏沙尘暴的同时可能忽视了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据我们长期的观察,沙尘暴有净化空气,抑制因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国外学者最近发表的科研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作为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深入京郊农村进行了实地搜趣网采访。S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村长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完成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在最近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活动中,村支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靠沙吃沙”的发展思路,准备将这两年经营状况不太好的高尔夫球场改成以沙漠风景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村,把S村建设为京郊“沙漠旅游第一村”。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记者也已经一身黄沙满面灰,再看那漫天飞舞的黄沙已给整个北京城披上了别样的春装,蜿蜒于群山间的万里长城更加壮观,华灯初上的天安门广场愈发肃穆庄严。这沙尘暴就是报春的使者,古老的首都更加春意盎然。
据21日人民币日报记者报道:“北京昨天(20日)刮起了沙尘暴,漫天的沙土覆盖了整个北京的天空。北京市民纷纷涌出家门,或奔走相告,或驻足观赏;或流连忘返,有条件而不用出门上班的则在户内品茶观赏。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北京市民。住在某豪华大厦20层、正在透过落地玻璃观看北京远景的张总经理兴奋地说:‘来北京有两三年了,只听说过北京有沙尘暴,可从未真正碰到过。今天可算开了眼了。’
住在郊区的李大妈今年65了,在被采访时非常高兴的对记者说:‘我活了六十多年了,也就是这些年才有眼福看到这种好风光。解放前在腐败卖国的国@民@党统治下可从来没有这个西洋景。希望北京市政府再接再厉,把沙尘暴搞成北京一个特色风景,这样在2008年办奥运的时候,肯定能让那些老外羡慕死咱们中国人。’
据一位在某大学就读的2001级外地大学生说,在他们家乡,由于工业非常落后,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所以从未见到过如此景象。‘这充分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才能够有机会看到如此美景。’该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回到家乡,把北京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去。同时高举“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家乡的山泽森林充分开发,为家乡脱贫致富出一把力。
还有一位学生从侧面表示了对沙尘暴的态度:‘我女朋友吧,属于那种内秀的女孩儿。平时瞅着她和其他漂亮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现在好了,沙尘暴来了,很多女孩儿都戴上了口罩或者围上了纱巾。我女朋友为上纱巾特有魅力,和其他女孩儿站在一块儿也不觉得寒碜,尤其是那些戴着口罩的。还挺能表现内涵的,可以说是优势尽显。’
还有的市民兴奋地在街上奔走观看,遇到记者时主动对记者说:‘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些才好呢。’“
京城无处不飞砂 和谐春沙满人间
此景只应盛世有,京城无处不飞砂
4.20日傍晚,随着风力不断加大,首都北京光终于迎来了今春第一场沙尘暴,整个北京笼罩在沙尘之中,首都各界人士纷纷走上街头,欣赏这别具特色的北国春光。
今年入春以来北京虽然出现了几次小规模的浮尘天气,但是大规模的沙尘暴却迟迟不肯露面。据气象部门称,这场沙尘暴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沙尘暴,不论是风力还是覆盖范围都要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这次沙尘暴预计会停留两到三天,喜欢兜风和沙尘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出塞”一诗中就有对沙尘暴的生动描写。这首诗的第一句:“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黄沙”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误传为“黄河”,沙尘暴的壮丽诗篇险些就被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中。今天我们有幸能再次目睹这一飞砂走石的盛世美景,更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无比自豪。
今天一早记者首先来到东城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楼顶上一群戴口罩的老人正以太极拳,木兰扇等方式锻炼身体。在墨香四溢的书法室,几位老人正在挥毫泼墨。一位老人看到记者后当场题写了“春城无处不飞沙”几个大字,遒劲有力的字体饱含着内心的喜悦之情。旁边的老人也纷纷向记者表示,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的沙尘暴真是高兴。
结束对老人的采访后,我们又赶往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地,在路上我们和出租车司机老杜师父聊了起来。老杜师傅告诉记者:“一起沙子生意就特别好,一天都不会空车,要是每天都有沙尘暴,汽油涨价咱也不怕了。你再看现在路上这些新换的出租车,都特意统涂成了土黄色,这说明大家已经把沙尘这玩意当成咱北京一大特色。每次遇到外地游客我都会向他们介绍,过去有燕京八景,现在这沙尘暴该算是咱北京的第九景。可以请一帮文化人儿,让他们商量着给北京的沙尘暴起个响亮点的名字,老是这么叫多俗啊。”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记者终于赶到了三环边外的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地。这里的建筑工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热火朝天得忙碌着,只有休息的时候才会停下手中的活欣赏一下沙尘暴带来的景色,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工作记者只在这里逗留了片刻。在采访中来自河南的小曹就表示“等发了工钱要把老婆孩子都接到北京来,让他们看看我们在这盖的大房子,如果能看上奥运就更好了,不过一定会让他们看看北京的沙尘暴。”
下午记者又到首都高校进行采访,在P大的校园中,记者遇到了几位包裹严实的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告诉记者,这是她在北京过的第一个春天,以前在家没有见过沙尘暴,第一次看到漫天的黄沙非常兴奋。在图书馆记者又采访了一位正在看报的男生,他放下手中的《人民日报》,非常认真地谈了他对沙尘暴的认识:“沙尘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从天而降的沙尘给了我们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大家在呼吸这泥土的芬芳时可曾想过:这些沙子是从何而来么,又将会飘向何方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停下繁忙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在T大我们采访了著名的环境学家L教授,他告诉记者,大家在欣赏沙尘暴的同时可能忽视了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据我们长期的观察,沙尘暴有净化空气,抑制因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国外学者最近发表的科研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作为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深入京郊农村进行了实地搜趣网采访。S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村长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完成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在最近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活动中,村支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靠沙吃沙”的发展思路,准备将这两年经营状况不太好的高尔夫球场改成以沙漠风景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村,把S村建设为京郊“沙漠旅游第一村”。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记者也已经一身黄沙满面灰,再看那漫天飞舞的黄沙已给整个北京城披上了别样的春装,蜿蜒于群山间的万里长城更加壮观,华灯初上的天安门广场愈发肃穆庄严。这沙尘暴就是报春的使者,古老的首都更加春意盎然。